近日,根据IDC发布的《2023下半年中国低代码与零代码软件市场跟踪报告》,2023下半年中国低代码与零代码软件市场规模达19.0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2.1%。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,企业面临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,推动了对低代码和零代码产品的关注与投资。 低代码和零代码的主要特点在于简化开发流程,让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参与到应用的开发中来。这类工具通过提供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和预设模板,使得业务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,灵活调整系统功能。根据IDC的数据显示,2023年全年中国低代码与零代码软件市场规模已达33.1亿元人民币,预计未来五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27.5%的速度持续发展,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11.5亿元人民币。 在市场细分方面,低代码子市场的规模占比高达83.6%,而零代码子市场为16.4%。随着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加大,零代码产品逐渐向大型企业渗透,重点满足部门级应用需求。这些企业开始倾向于采用标准化的产品加配套服务,以求在快速开发的同时保障质量。 国内低代码市场的厂商多元化发展,涵盖独立开发商如奥哲、得帆和简道云,也包括众多大型SaaS厂商及平台型厂商如华为和浪潮。这些企业纷纷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,以构建强大的竞争优势。IDC研究经理王楠指出,生成式AI的引入,增进了低代码与零代码产品的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。同时,随着AI智能体开发平台的崛起,这给传统的低代码和零代码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。 尽管存在竞争,低代码和零代码工具仍以其快速响应和灵活性赢得了市场。对于希望快速开发和部署应用的企业而言,这类工具的优势日益显著。在实际应用中,这些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在保障业务流畅的同时,降低对IT团队的依赖,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。 展望未来,低代码和零代码产品将继续作为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支柱。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,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优化应用开发流程,依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挑战。面对这一挑战,企业在选择和应用低代码与零代码工具时,必须深入理解各自产品的特点,以便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业务流程中,获取最大化的效益。 总的来说,低代码与零代码工具在中国企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随着市场教育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这些工具有望在未来的商业环境中占据更大份额,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步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 |